parents
家长专栏
别通过“幸存者偏差”得出“读书无用论”
发布时间:2021-12-29

“二战”期间,为了加强对战机的防护,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幸存飞机上弹痕的分布,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。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,指出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,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战机,很难有机会返航,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。事实证明,沃德是正确的。


      沃德教授坚持认为:


      (1)统计的样本,只涵盖平安返回的轰炸机;


      (2)被多次击中机翼的轰炸机,似乎还是能够安全返航;


      (3)而在机尾的位置,很少发现弹孔的原因并非真的不会中弹,而是一旦中弹,其安全返航的概率就微乎其微。


      军方采用了教授的建议,并且后来证实该决策是正确的,看不见的弹痕却最致命。这个故事被后人用一个词语概括——幸存者偏差。


      幸存者偏差的思维模式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其实也比较常见。幸存者偏差,是由优胜劣汰之后自然选择出的一个道理:死人不会说话。比如,为什么好莱坞拍的都是大片?因为拍烂的电影根本没有机会在国内上映,你根本没机会看见。同时,在现代社会也有一些人提出“读书无用论”的宣称。许多高学历的毕业生进入社会后似乎过得普普通通,并未显示出“出人头地”的理想面貌。而相较之下许多低学历的学子却在社会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。因此人们很轻易就会总结出“读书无用”的结论。这样的结论,显然是不科学的。从“幸存者偏差”的角度来看,学历较低却取得成功的人往往是属于少数的,因此就会引起人们过多的关注目光,而忽略了其他的失败者。因此人们又把其与高学历的学生对比,因此片面地得出了“读书无用论”这个结论。


      所以,与其迷信偶然的成功,被“读书无用论”洗脑,倒不如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往高处走,接受良好的教育总能给人的成功增加砝码。个案的成功并不需要去盲从和追捧,我们也不应忽视其中的失败者。比如如今在网络平台上自嘲是“废物”的“小镇做题家”,往往放大成功者的因素而忽视了自身所具备的通往成功的因素。所以在看问题时,多开阔一下自己的视野,不断踏踏实实提升自我,切勿用“幸存者偏差”思维来宣扬“读书无用论”。



美博教育家校系统
http://live.easyliao.com/live/chat.do?c=12836&g=23378&config=33167&tag=0